笔趣小说网

笔趣小说网>公子风流 > 第71页(第1页)

第71页(第1页)

&ldo;那就现在想。&rdo;孟明远看向崔尚书,&ldo;可有派人去追?&rdo;&ldo;下官以为只是跑了几人而已……&rdo;所以当然就没让人追了。蠢材!孟明远道:&ldo;那现在就让城外的人分几千人去追,不论死活,逮回来再说。&rdo;&ldo;不要活的?&rdo;崔尚书还是有些奇怪的,抓住活的不是才能问出内幕吗?&ldo;你是想说死了还怎么问内情是不是?&rdo;崔尚书点头。&ldo;南王不是还活着吗?&rdo;逮住大头就行了,跟小兵折腾什么啊,那太本末倒置了。&ldo;南王?&rdo;孟明远抱着笏板,声音清朗地冲着龙座上的开华帝道:&ldo;南王必须要活捉,臣相信一定可以从南王的嘴里问出一些有趣的事来,那十五万人马悄无声息的来到京城外,只一个前兵部尚书臣可不认为就能办到了。不过呢,捉奸捉双,拿贼拿赃,有南王活着跟他们对质这就是铁证如山。&rdo;百官心中不由各自算计起来。丞相这话是何意呢?不好!丞相这摆明了是要下套坑人了,到时候活捉了南王,到时候凭他想坑谁,只要让南王一口咬定了那人是同党,那人只怕是浑身长嘴都说不清了。南王,必须死!孟明远抱着笏板又站回朝班,心里的小黑人翩翩起舞,南王,这下你还不死翘翘?新帝让哥看着处置你,可哥不好亲自动手啊,这到底是个烫手的山竽,可哥能借刀杀人啊,反正只要不是哥杀你就成。开华帝为人敦厚,但仔细推敲之后到底也明白了自己的丞相在搞什么。心里忍不住就长叹一声,对自己的兄弟下手,开华帝始终是于心不忍的,但是留下也确是后患无穷,丞相这个办法虽说阴险了点儿,但是它确实有效。开华帝同样认为只有前兵部尚书和锦太妃这两个势力尚不足以让南王他们如此顺利逼近京城,南王几个要收拾,隐患也不得不留心。丞相这是打草惊蛇,让那些心有鬼胎的人动起来。只要动才会有破绽,有破绽就能抓住他们的狐狸尾巴。他不得不承认,孟明远阴人也阴得不着痕迹。其实,孟明远的目标压根就不是隐患,而明确就是让人帮他除掉南王。隐患这种东西,什么时候都是有的,但事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急对他来说就是处置南王的差使,所以先处置了南王隐患再慢慢想辙儿。事儿得一点点办,饭得一口口吃,谁也不能一口就吃个胖子,那不科学!&ldo;圣上,元宵佳节将至,臣已命守城将士雕刻冰灯,介时不妨让百姓顺着绳索滑到城外点燃冰灯,到时候圣上再登上城墙,与民同乐,也让城外的人知道圣上与京中百姓是什么样的状态。&rdo;&ldo;爱卿此建议甚好。&rdo;孟明远满意了,到时候只怕就不是光百姓下城墙了,恐怕会有&ldo;人&rdo;借机出城去向南王问安了。&ldo;那臣便命人去承办具体事宜。&rdo;&ldo;可。&rdo;&ldo;诺。&rdo;散朝后,孟明远抱着他那笏板,慢吞吞地走在百官之后,暗自琢磨着到时该怎么保证开华帝的人身安全问题。毕竟是一国君主,又是在这么个时刻,真要登上城墙与民同乐的话,说实话那真可以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啊。他虽然下棋的时候很想让龙位换皇帝吧,但真要换也得有个好下家才行,暂时没有的话,开华帝还是继续坐着比较好一点。突然,孟明远眼睛一亮。有了!大庆朝不还有两家元勋贵戚吗?威国公和镇国公两个老而不死的老家伙这个时候刚刚好是最佳人选。年纪大是大了一点,但久经沙场,跟着太祖皇帝浴血奋战打下大庆朝的基业,基本的身手还是在的,有他们贴身护着,保险!况且那两个老家伙也不傻,肯定也会有一番私下的安排,开华帝的安全那就万无一失了。嘿,就这样决定了。☆、59公子风流京师并没因城外战火连天而有所削减节日的气氛,街上到处都是彩灯高悬,在正月十五这一夜里,街上更是人头攒动。这一天没有宵禁,大姑娘小媳妇都会无所顾忌地走上街头,甚至可以向中意的男子表明心意,明示暗示都可以。正月十五元宵节,其实才是中国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孟明远有时候觉得时空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的东西它变得面目全非,有的东西它又很神奇得保持着历史修正的力量,让它们得以维持着原样。城中百姓有意愿到城外点冰灯的不在少数,毕竟连他们的君主都亲自登上城墙与民同乐了,城外除了叛军还有各地陆续来到的勤王之师,大环境是安全的。孟明远的关注点不在开华帝的身边,他一介文臣,就算有危险发生,除了舍身当肉盾估计也没什么实质功用。他留心的是顺着绳索下到城外点冰灯的人,这里面肯定会有&ldo;死士&rdo;这个物种。城墙上一片人声喧哗,城内亦是一片热闹景象,而城外对峙的两军却是两样感受。对叛军来说,京城百姓如此欢腾的情形让他们倍受打击。对勤王之师来讲,皇帝的与民同乐让他们士气更受鼓舞。在那灯火明亮的城墙上之上,是他们的君主,在这寒风凛冽的元宵夜里,他们的君主与他们同在,城墙上欢乐的鼓点乐声随风丝丝缕缕地飘来,那是对他们最高的嘉奖。今天,孟明远其实没想跟着新帝到城墙上出风头的,可他再位高权重毕竟也只是一个臣子,皇帝开了口让他随驾同行,他也只好跟着。威国公和镇国公两个老国公当然也是同行护驾的。开华帝的仪仗虽然没有刻意张扬,但是有时候越是随意亲民反而越有意想不到的烘托效果,一路上看到仪仗的百姓很自觉地恭敬避让,也没有见到龙驾的惶惶不安。孟明远不经意地打量过随驾的护从人员,那都是元勋贵戚子弟,是最忠实于皇权的阵营出来的,两个老国公果然个个都老而不昏,心里明镜一般的敞亮。两个老国公陪着开华帝在城墙上来回巡看,而孟明远则很自觉地落后他们几步,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比起跟随太祖打拼天下的国公级老不死,他这个没什么根基的丞相根本屁都不算,人,还是有点自知之明比较好。不期然地,孟明远想到了和离的李氏,心中忍不住长长地叹息一声。他原本是打算就跟她与程氏好好走完这一生的,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李氏的心太大,要得太多,在他已然背负山一般责任的时候她那样的后宅谋算真的是火山浇油,让他无可容忍……如果不是一时盛怒冲动跟李家摊牌,或许他们仍旧是可以相携一生的,可惜没有如果啊……目光落到城下那些光芒闪烁的冰灯,眼前恍惚闪过李氏秀美的容颜,但却如同烟花一般转瞬即逝。他们只是彼此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过客罢了,终究缘浅!想到烟花‐‐孟明远的目光微敛,这个时空尚没有烟花的出现,所以再大的庆典也没有烟花盛放的美景。想想也是让人不胜唏嘘,火药明明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明代也拥有了红衣大炮,可最后却让八国联军拿着长枪大炮跨过大西洋侵略过来,不能不说是种耻辱。微微合了下眼,大炮神马的暂时可以先不考虑,烟花这种美丽的东西却是可以弄出来让百姓欢喜的。先民用再军用,也算是一个过渡吧。孟丞相看着城外的冰灯微微地笑了,那笑容在周遭灯火的映衬下如春山一笑。公子如玉,春山一笑。不知晃掉了几多人的心魂,有些在城墙上观灯的大家女子不经意间的一回眸一侧目,就此嗟叹半生。可惜,心无挂碍的探花郎丞相大人却是无知无觉。伸手拢了拢身上的火狐大敞,孟明远的目光投入距离更远的叛军军营,不知今晚,南王兄弟可还能安枕啊?开华帝一行平安结束与民同乐的任务,安然返宫。孟丞相自然也就回家安置了。元宵节,毕竟也是一个大日子,孟明远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去了程氏的馨院。一夜缠绵自是不用提。自从出了李氏的事,程雪兰很是惶恐了一阵子,后来经过家人的劝说才慢慢安下心来,只要她安分守己,只要她听话,郎君是不会像对李氏一样对她的。否则的话,即使是有先帝赐婚的事由,只怕也难保郎君会做出什么事。程雪兰已经渐渐有些明白,郎君可以多情,但他更无情,儿女情长拴不住他的心,也留不住他的意,他的目光总是在那些情爱之外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