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笔趣小说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 > 第36章 跨越阶层的重要性(第1页)

第36章 跨越阶层的重要性(第1页)

“第四点,就是军校,可以合格的培养军队的接班人。”

说到这第四点,李恩凡叹了一口气。

古代的军队强盛时期,都是战乱的时候。

如果天下承平已久,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呈直线下滑。

有了军校,虽然还是会让军队的战斗力下滑,但是会减缓这个度。

因为古代可是时刻打仗的,和平的时候,也不过过二三十年。

而像明朝,已经在大力展热武器,有了热武器,再有军校的培养。

军队的战斗力下滑,就会很慢很慢了。

秦朝,则是时刻在打仗了。

说好听点,那叫对领土的渴望和对爵位的渴望。

说难听点,那就是有点像军国主义了。

真正的军国主义,是像斯巴达,普鲁士,昭和日本那样,只有整个国家都是以军队为支柱,军队为导向的时候,才能符合“军国主义”的字面意思。

而这样的国家,断无能够创造出灿烂文明之理,因为它所有的能量,乃至它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这个标准的,可能只有秦的很短暂的一个时期,连统一后的秦,都不能以“军国主义”视之了。

统一之后的秦和汉,差不多都是有点像军国主义,但是又不完全是,因为全民对战争的狂热。

在看重血统论的古代,平民底层想要登上权贵阶层。

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战争,打仗!

其余是没有任何方法的!

察举和举孝廉,也跟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因为你连字都不会认,就算上去了,有什么用?

而察举和举孝廉,也从来不会把目光投向最底层。

都是世家,门阀,寒门,地主豪强的登阶之路。

而再说一次,寒门不是老百姓,寒门不是平民,寒门只是落魄了的贵族而已。

秦汉军备的强盛,都是因为打仗可以跨越阶层。

曹操的强盛,也是因为招贤令,唯才是举。

到了晋朝,除了九品中正制,阶级固化到了顶峰。

寒门和地主豪强的路都被堵死了,更别说平民了。

所以晋朝才会那么烂,那么夸张。

说个小故事,陶渊明的祖父叫陶范,这个名字虽然取得一言难尽,但人家实际上是个官——曾经在东山县做县令。

当年陶县令想周济一下当时名门望族的一个叫王胡之落魄后生,送了一些锦衣玉食和粮食去,结果被王胡之臭骂了一顿

“我要是饿了,也只有谢家大族有资格来周济我,哪里轮得到你们陶家这种寒族贱姓?”

看明白了吧?晋朝为什么被异族那么容易的入侵?

就是因为这种上下的社会断层。

平民百姓摆烂,直接漠视晋朝的灭亡。

而这也是四百年动乱的根本原因。

因为四百年动乱,大多数人都没看清楚底层的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三国到隋朝的37o年大动乱,那是贵族与平民斗争往来的大时代,是人才选拔之争,也是生产关系对社会展的适应过程。

并且跨越阶层,不是因为权力的大小,而是因为上层的圈子,是否接纳了你。

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动乱,也都是这种看得起和看不起之间的关系。

就像一个武将,手里掌握着兵权,但那些人还是看不起你,那你会怎么做?

几百年动乱,就是这么来的。

隋朝统一之后,吸取教训,才提出了科举制。

到了后来的科举,才有读书这另一条可以跨越阶层的道路。

所以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就是因为他给了平民可以跨越阶层的机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