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笔趣小说网>我们都是局中人 > 第72章 郭丛林的艰苦晚年(第1页)

第72章 郭丛林的艰苦晚年(第1页)

话说,自郭平毅没在史家河教书后,郭兰兰便去了紫杉乡,如今初中毕业,终于到了放假的时间。

这天,郭白氏正在铆着劲儿打扫院子,见兰兰背着被褥衣裳回来了,手中拿着扫把,脸盆,提着书包,像极了郭丛林务工走时的模样。

郭白氏忙丢下扫把,替兰兰接过手中的东西道“你爷爷昨儿去乡里接你,不是说你还有一个礼拜才放假吗,怎么把这些东西都拿回来了,你下周去了盖什么?”

兰兰会心一笑“那是骗我爷爷的,爷爷一把年纪了还要来接我一个年轻后生,我说下周放假就安生了。”

郭丛林听到兰兰回来,忙从窑里出来道“兰兰娃,你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不是说下周吗?”

兰兰笑道“我骗你哩,你都老头儿一个了,我年轻力壮,自己回来就好了。”

郭丛林将兰兰背着的被褥衣裳抱回家中,几人一起回到窑中,郭白氏心疼道“傻女子,你爷爷从城里回来,就是为了接你的,怎么也比你力气大,你才几岁的娃娃,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你瞧瞧,一把扫帚都要拿回来。”

兰兰笑道“奶奶,好了,不要生气了,我都渴死了,一路上都没有喝一口水,走了七八个钟头。”

郭丛林心中着实的暗喜,自己没白疼兰兰,他打量了一下正在喝水的兰兰道“现在我兰兰娃就要念高中了,开学了让你奶奶把你送在乡上,坐班车来城里,我在车站接你。”

兰兰一句话也没说,坐在炕栏上,只一个劲儿的滴着泪水,像极了冬日里消融的冰溜子,都洒落在裤子中间,郭丛林继续道“怎么,念高中不开心啊?”

兰兰哽咽道“那我奶奶呢,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地里干活,万一老磕了,我都不知道,在乡里念书我还能每个礼拜回来看一次奶奶,去了城里谁看她呢?”

郭丛林一时被兰兰问住了,对啊,老伴儿一个人在家里,他也不放心啊,放在早年间,他们这个年龄的人,也该备着后事儿了。

夜,慢慢的静了下来,偶尔可以听到一两声的狗叫,漫天的繁星细说着人生的不易。

郭丛林辗转难眠,寻思着郭兰兰白天说的话,他该怎么办呢,给老伴找个什么营生呢?

到了城里,郭丛林比往日更加努力,他扩大了自己收破烂的范围,希望可以多些挣钱的机会,为婆姨和孙女来城里做打算。

经过打听,扫街的大姐为郭丛林指了条明路,扫街钱少起的早,因此刚有几个婆姨走了,此刻正要人呢!

于是郭丛林马不停蹄的去了劳务用工的地方,应承下扫街的营生,等婆姨来了,可以接替自己扫街,还能将扫街时遇到能卖的破烂捡回来,到时候他便继续他原来收破烂工作。

总之,一切办法为了挣钱,挣钱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供兰兰娃念书。

郭丛林满心欢喜的规划着他的生活,像是所有的奇迹都会降临给每个努力着的人手中一般。

很快,郭兰兰开学了,她如愿同祖母一起到了林阳市,和郭丛林走时一样,将能拿动的锅碗瓢盆和粮食都拿到了城里。

郭丛林和房东租了一个堆放杂草的窑,钱少又阴冷,他用了两天时间才收拾出来,搭起火炉又整整烧了两天,窑里的潮气减了大半儿后,又将捡来的木头锯为板条,搭起一张大床,自此祖孙三人就住在这个窑里。

作为一个垂暮老人,在剩下并不多的生命里,该如何抉择,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像郭王氏一样?看透人生大富大贵是社会环境使然,时代潮流造就,非人力所能更改,那么便不管不顾的让自己在大限将至时过几天舒心日子,不顾儿子郭仁爱贫苦的生活,不顾孙女郭平蕾梦寐以求的读书,享受儿孙们为自己提供的暖衣饱食。

像郭丛林一样?不求大富大贵,年过六旬,仍寄希望于读书改变命运的一套说辞,为儿孙操心,做牛做马,只要心中有一丝希望,便坚持不懈,即便郭兰兰最终考入大学,大学毕业后的她依旧做了所有未读大学都可以做的服务员,他也甘之如饴,因为他预测不了未来,但他的努力必然会为郭兰兰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自古以来,郭王氏之类较少,郭丛林之类太多,不是他们不懂得享受生活,他们也想自由,但他们更想将自由的权利交给了子女,甚至孙子辈。

等兰兰到了城里念书才知道,娃娃们上学用的钱真多,不仅仅是报名和书本的钱,还有校服钱、资料钱、借读费、考务费、活动费等等,光靠捡破烂和扫大街的钱根本维持不了几年,何况大学可能需要更多钱。

办法总比困难多,居安思危,是中国人骨子里便有的智慧。

郭丛林买进些小孩玩具拿去小学生的门口去卖,郭白氏还学会了炸麻花,做手擀面,平日将麻花和手擀面,分装在各个袋子里,郭丛林带着一起去卖。

到了周末,天还未亮,祖孙三人一边扫街,一边捡破烂,天亮后回到家中,兰兰揉面擀面,要趁着周末,多干些活儿,这样郭白氏便可以多休息一些,周末买面的人少,兰兰一个人擀的面条足够卖了,郭白氏忙着做饭,收拾被褥,郭丛林整理捡来的破烂,有时候砍一些柴火。

到了娃娃们放暑假或者寒假的时候,郭丛林便回到乡下,背几麻袋粮食回城里吃。

一个假期,他需要回家拿三四次,囤够半年的吃食,这样就不用从城里买了,买的那点粮食吃的太快。

慢慢地,他攒了点钱,加上之前卖牲口的钱,工友也帮他凑了一点,用了一年时间便开了一个杂货店,卖学生用品。

郭白氏也没闲着,现在扫街的活儿全交给郭丛林了,自己早早的起床炸麻花,之后还要做很多手擀面,城里人都忙着工作,没时间做这些,很多人都喜欢专门绕到这里来买面,买麻花。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郭丛林婆姨汉同兰兰心在一起,劲儿也在一起,加上大家的帮忙,杂货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这天,郭丛林又去老家背粮食了,天还没亮,大口大口的吃着玉米窝窝,那是现在村子里最粗的粮了,很多人都开始吃软糜子窝窝了,但郭丛林舍不得,他现在也不是没钱吃,他要攒钱,攒够兰兰上大学用的钱,他就可以吃好的了。

饭罢,郭丛林抱着一袋子窝窝面放在炕栏边上,然后放上一袋子土豆,最上面又放了半袋子玉米面,用一根粗壮的绳子绑紧,套入胳膊,身子下蹲,使劲的拉着,幽暗的灯光下,像极了一个会动的精灵在拼命的将主人的家当一扫而空。

终于拉到了背上,锁了门,朝着紫杉乡走去,他的腿一圈一拐的呈现出明显的o字型,麻布口袋使得他整个人矮了一截,与陕北高原土黄的山坡融为一体,像极了一副刻在历史变革中的油画儿。

只要走的早,遇到土台便可随时停下脚步歇息半晌,吃两口旱烟,提提精神后,接着走。

天还没亮便出了,到了紫杉乡,已经是亮杠晌午了,坐上了去林阳市的车,算是能歇息一会儿,到了城里,司机也好心,帮他抬到背上,又继续背着回家。

一到家中,郭丛林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坐在炕边上,汗水直往外冒,这种生活持续了有三年之久,直至郭兰兰考入大学,也正是郭丛林多次这样劳累,使得他后来大小便失禁,自己全然不知。

苦难,终究还是给了那些愿意承受苦难的人,多少的时代展与辉煌,总会有那么一批像骡马一般劳碌的人们支撑着,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所有人去赞美与尊重。

喜欢谁是棋中人请大家收藏谁是棋中人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