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网

笔趣小说网>穿越之东宫日常 > 第29页(第1页)

第29页(第1页)

皇后已然捂住了心口。去过福建一趟的抚桂不禁小声在皇后耳边道:&ldo;娘娘,于姑姑、于姑姑就是被烧死的。&rdo;皇后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厥了过去。端阳和端慧公主的尸体被找出来时,果然已经面目全非。放火的人并没有找到,昭王年纪幼小,被关在灵堂里一宿,只是小病一场,没有被吓傻就已经是不易了,太皇太后、太后和天元帝自是对昭王怜惜更甚。而皇后虽有错,此时却已重病在床,太皇太后不宜再罚,只将管理后宫之权分给了湘贵妃、蒋德妃。天元帝在半月后,偶然宠幸了皇后已经十九岁的庶妹宁玥儿,龙心大悦,翌日就封了九嫔之一的修仪,赐封号&ldo;玥&rdo;,同湘贵妃、蒋德妃一起协理六宫。再过一月,天元十年的七月初,天元帝在朝堂正式宣布,立嫡长子昭王棠落瑾,为皇太子,礼部即日起,筹备册封礼。礼成天元帝立太子的消息很快传扬开来。清宁宫里,皇后病的连床都爬不起来。宁家兄妹三个接连去请太医来,结果太医诊断后,开了方子,便只是叹气。&ldo;心病还须心药医。皇后这病是心病,惊吓过度,郁结于心,偏偏肝火还格外旺盛,若不解开心结,怕是难好。&rdo;宁珍儿闻言,心中焦虑更甚,待太医离开了,她才忧愁道:&ldo;三哥、四哥,你们说,二姐这到底是为甚有了心结?这心结又该如何解?今日七殿下得封太子,本是大好事,谁想着刚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二姐,二姐便病得越发重了。&rdo;宁珍儿到底只有七岁大,再聪明也想不明白皇后心中所想,老气横秋地叹道:&ldo;旁的便也罢了,怎的二姐的儿子好了,二姐反而越不好了?&rdo;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宁君榆和宁珍儿是孪生兄妹,年纪一样小,听不出旁的,宁君迟却已经一十有二,是个小小的少年郎了。宁君迟闻言,稍稍一愣,再想起宫里宫外一些传闻,沉默半晌,开口道:&ldo;为兄写信,请大姐来一趟罢。&rdo;宁珍儿和宁君榆年纪小,根本没见过他们的大姐,只知道大姐是嫁去了岭南,诧异道:&ldo;大姐能劝得动二姐?&rdo;宁君迟微微眯了眯眼:&ldo;大姐生来,不信鬼神,不信佛祖,不信八字命硬只说,只信自己。二姐是大姐带大的,素来听从大姐的话。大姐来了,二姐或许就好了。&rdo;小小的宁君迟此刻,却是误以为皇后是因棠落瑾刚刚进宫,就&ldo;克死&rdo;了两个小公主的事情,恨棠落瑾命硬。又见棠落瑾被关一宿,两个小公主连尸体都无法保住,心里恨极了棠落瑾的八字,却有同时因棠落瑾是她的儿子而纠结,才会迟迟久病不好。因此宁君迟才想要找一个能劝服皇后的人来劝解皇后。这深宫之中,这般误会皇后的人,并不止宁君迟一个。大皇子比棠落瑾年长八岁,如今已经十一岁了。在皇室里,已经算是真正的半个大人了。湘贵妃膝下只大皇子一个孩子,虽然疼爱,却因大皇子居长,她对着大皇子又有别样的期望,从不溺爱,今日早朝天元帝刚刚宣布了立储一事,湘贵妃刚刚听说,就立刻招了自己娘家人进宫。湘贵妃姓李,祖父是当朝李首相,历经三朝,为人正直古板,但却很得天元帝重用。湘贵妃心知李首相并不会在天元帝宣布了居嫡出的棠落瑾为储位后,再行反对。可是,她心中仍有许多不甘。若论家世,她虽比不得皇后娘家一门悍将,保家卫国,牺牲良多,但她家里也是清流之家,祖父名下更是门生无数,她的父兄亦是出息;若论宠爱,她在天元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已经跟在天元帝身边侍奉,并头一个诞下了儿子,天元帝素来厚待于她,比之皇后胜出的又岂止是一筹?若论儿子……湘贵妃微微垂了眉,哪怕她的儿子不如皇后的儿子聪慧,过目不忘,可是,当皇储者,又不需要考状元,比的哪里是文采?那棠落瑾就是文采再好,再过目不忘,又有何用?怎么就偏偏是皇后才三岁的克死了两个妹妹的儿子做皇储,而不是她已经长大了的大皇子?&ldo;为皇储者,自然比的不是聪慧或者文采。&rdo;李首相的嫡妻李老夫人沉声道,&ldo;自来立储,头一样看得,就是嫡长二字。单单是太子的出身,就已经注定了他的身份。大皇子虽亦是龙子凤孙,可终究是妾生子。嫡庶嫡庶,贵妃和两个庶妹头一日学规矩,教养姑姑就教的你们嫡庶二字,贵妃今日,竟统统都忘了么?&rdo;湘贵妃登时变了脸。大皇子站在一旁,小小少年,面色亦是铁青。&ldo;曾外祖母这话,是说我区区一个庶出皇子,此生都比不得七皇子半分?&rdo;湘贵妃抓紧了手中帕子,紧紧盯着李老夫人。李老夫人却不答反道:&ldo;立储一事,老身虽是女流,却也听首相说过。除开嫡长二字,为储位者,还要有四件事,缺一不可。&rdo;大皇子隐隐抓住了什么,立刻道:&ldo;不知那四件事,要做何解?&rdo;李老夫人顿了顿,方才道:&ldo;孝道,忍耐,容人之量,最后才是治国之能。&rdo;&ldo;容人之量?&rdo;湘贵妃道,&ldo;我儿素来友悌弟弟们,如何没有容人之量?&rdo;&ldo;前日紫宸殿拐角处,太子肩舆和大皇子肩舆一东一西,相向而至。太子下肩舆,拱手与大皇子行礼,大皇子并未下肩舆,高高居于肩舆之上,还礼于太子。&rdo;李老夫人面无表情地说完,转头看向大皇子,&ldo;敢问大皇子,可有此事?&rdo;大皇子只是十一岁的少年,被李老夫人一看,便怒道:&ldo;他竟学那起子小人,背后告状?这样的人,如何能称为君子?如何当得起皇储?&rdo;李老夫人深深看了一眼大皇子,摇头道:&ldo;那一日,恰有言官经过,进了紫宸殿,便告了你一状。彼时太子、首相皆在紫宸殿中。还是太子开口为大皇子求的情。而老身所说的为储位的几个要求,也是圣上亲自问了太子,太子所说。首相深以为然。&rdo;李老夫人说罢,起身长拜。&ldo;首相托老身带话与贵妃和大皇子,若有一日,大皇子能明白这五个要求的其中深意,李家愿赴汤蹈火,助大皇子得到那个位子。若是不能……&rdo;李老夫人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坚决,&ldo;便求贵妃娘娘和大皇子,莫要再肖想那个位子!太子纵有君子之量,却也容不得旁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rdo;湘贵妃和大皇子齐齐色变。大皇子若要夺嫡,最重要的依靠就是李首相一家,可是现在李首相带来了这番话,二人如何能不惊不惧?&ldo;祖母忘了,那位七皇子,可是一进宫就克死了两个亲妹妹,还害得两个妹妹尸体都不能完好,生母皇后更是重病卧床,据不肯见七皇子!这样的人,如何称得上孝顺?皇上这样重用他,就不怕、就不怕他真的是天煞孤星的命,哪一日,就连皇上也被……&rdo;湘贵妃显显将到嘴边的不敬之语给咽了回去。李老夫人面上的皱纹仿佛都深了几分:&ldo;贵妃娘娘大约不知,武帝虽是嫡出,却因&lso;克死&rso;四个嫡亲的弟妹,为其母所恨之。武帝登基之后,其母在文武百官面前,唾骂之。武帝亲自上前,以手刀击晕。后来……&rdo;湘贵妃一脸惊愕,微微后退了一步。李老夫人叹道:&ldo;这些……原本是不该讲的事情,可是老身终究是怕贵妃和大皇子做了不可挽回的事情。&rdo;她想了想,又道,&ldo;这些事情,年长的人里,太皇太后,必是知晓的。&rdo;太皇太后知晓了,皇上能不知晓?湘贵妃和大皇子此刻才明白,为何七皇子克妹的事情传了那么久,皇上竟还能毫不犹豫地将其立为储君。李老夫人又劝说诸多,临走前忽而道:&ldo;克妹一事,就算没有证据,老身也知晓这其中有贵妃的手笔。那么,六公主和七公主的事情,可与贵妃有关?&rdo;湘贵妃面色微微一变。李老夫人人老成精,当下就看懂了,叹道:&ldo;贵妃,好自为之。&rdo;大皇子见人走了,忙搀扶住湘贵妃,低声道:&ldo;母妃,真的、真的是您?&rdo;湘贵妃镇定道:&ldo;自不是母妃动的手。是……有人给母妃的投名状。我儿放心,不会有人查到母妃头上的。我儿好好去想一想,要如何夺回圣心才好。至于李家,&rdo;湘贵妃顿了顿,&ldo;等你再年长几岁,母妃会想法子,让他们支持你的。&rdo;……湘贵妃和大皇子的事情,棠落瑾并不知晓。他此刻正板着脸,站在清宁宫外,给皇后请安。‐‐皇后会被吓到重病,还是一病一两个月,这样的好事,饶是棠落瑾这个始作俑者也不曾想到。他只道是自己吓唬人的本事强,却忘了这个时代,哪怕是口头说不信鬼神的,心底其实也是信的。更何况,皇后先有丧女之痛,又着实做过一些龌龊之事,被本不该说谎的三岁孩童这般一吓,心中之事不得倾吐,可不就病倒在床了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